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和巴什尔跳华尔兹》影片的大背景分析

影视台词 > 影评 > :《和巴什尔跳华尔兹》影片的大背景分析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和巴什尔跳华尔兹》影片的大背景分析的正文:

影片基于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第一次战争),以色列的所谓“加利利和平行动‘。而片尾,对难民营的屠杀是史称的"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Sabra and Shatila massacre"。死亡人数,有名有姓的尸体,记录是超过1200以上。各种统计数据估计死亡人数是762人至3500人。
由于以色列在建国后,就开始大量驱赶巴勒斯坦居民。 约有11万巴勒斯坦难民被迫迁入黎巴嫩南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史称六日战争)之后,黎南部的难民慢慢的增加到超过30万人,巴解组织也这里发展壮大,并对以色列发起几次火箭弹之类的袭击,包括恐怖袭击。以色列在之前发起过几次报复性行动,但都被联合国UN给适时阻止了。
从76年起,以色列就开始拉拢黎巴嫩的基督教民兵组织(黎巴嫩长枪党),提供军事装备和训练等,并扶植基督教背景的政党Maronite。目的就是把黎巴嫩政府能以民选方式,转变成亲以的政权。影片片名里的巴什尔"Bashir Gemayel",就是基督教政党"Maronite"的领袖人物。
巴什尔也是想借叙利亚和黎巴嫩国内反基督教的势头,给以色列施加压力,来获得更多资助援助,可以巩固政权。他也国土被以色列和叙利亚部分占领中,成功的在82年8月当选上了傀儡总统。
以色列占领了黎巴嫩南部地区,并训练长枪党,不断对难民营挑起事端,希望能有借口发动进攻。迫使巴解组织后撤40公里,制作出一个安全缓冲带。当以色列驻英国的大使遭到刺杀受重伤后,以色列发动对巴解组织的报复行动”加利利和平行动“,在当年6月,大规模入侵黎巴嫩。最终把巴解和大量难民包围在了西贝鲁特城市地区,并不断实施空袭。9月初,巴解组织通过停火协议,从维和部队维持下撤离了营地,并把巴解总部迁移到了利比亚。以色列成功驱赶了巴解组织,并树立起巴什尔为总统的黎巴嫩傀儡政府。以色列总统希望能与巴什尔签订一个40年的和平协议。此刻,多国维和部队也都撤出了黎巴嫩南部。而随后没多久,刚上选的巴什尔总统遇刺身亡。以色列高层立刻决定以军必须侵入贝鲁特西侧,但以军将不进入贝鲁特难民营,而是由长枪党和地方的右翼基督教民兵进入难民营,清除可能残余的巴解组织人员,正如影片中所表现的。这一入侵西贝鲁特的行为,直接违反了美国握拳的停火协议。以色列部队看守住难民营的出口,派出多人一组的基督教民兵小分队,进入营区,总数约1500名长枪党人。出于对巴什尔总统遇刺的报复,这些长枪党民兵和右翼基督徒对难民营进行了3天的宗教屠杀。有不少尸体被残酷肢解,有阉割现象,也有尸体被刻有十字架的伤痕。老人小孩妇女都没能幸免,强奸事件也时有发生。
影片《waltz with Bashir》别名“与魔共舞”,相信你现在可以明白为什么有人会说巴什尔是魔了。
屠杀初期,以色列士兵对发生的事情有所察觉,并开始上报总部,也有消息慢慢传出。以色列高层听之任之。巴解组织的头领阿拉法特曾恳求美国意大利等国的维和部队,回保护难民营,但要求被拒绝了。
这以屠杀暴行,对巴勒斯坦难民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和伤害。却也让部分基督教政客看到了一个解决难民危机的非常手段。巴勒斯坦难民会逃离黎巴嫩南部,并流亡到其他周边国家。
最后提一句,这部影片在黎巴嫩被禁了。原因多半也还是出于怕引起国内宗教仇恨之类的原因。真是很复杂阿。
作者bugz

《和巴什尔跳华尔兹》影片的大背景分析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和巴什尔跳华尔兹》影片的大背景分析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和,分析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