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第二个妈妈》妈妈在远方

影视台词 > 影评 > :《第二个妈妈》妈妈在远方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第二个妈妈》妈妈在远方的正文:

昨天是母亲节,给妈妈汇了款,发了条短信祝她节日快乐,一再嘱咐她爱自己才是对子女最好的照顾,让她买点好吃的,注意锻炼等。我没有在朋友圈、空间、微博、贴吧祝她快乐,因为我知道她是看不到这些的,所以我也没必要不带感情的浪费我的码字时间。

晚餐后我打开电脑看了一部电影,是2015年1月上映的巴西剧情片,获得第85届柏林观众选择奖的《第二个妈妈》。我觉得在母亲节看这部电影真的很合适,它会让我们更加的了解我们的母亲。

众所周知巴西电影擅长描述细腻的情感,以及阶级之间的问题,这部影片也不例外。讲述一个离家万里的保姆,她的女儿因为高考而到其城市,并暂住在主人家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影片描绘相当细腻,甚至细腻到令人有点尴尬,而偏偏就是这种尴尬才是最接地气的表现。

影片一条主线给我们展示的是阶级的差异,女儿的到来,给这个家带来一股前所未有的波动,从保姆与主人、女儿与主人、母女之间的相处中可以看出,价值观的不同产生诸多阶级方面的摩擦,阶级矛盾显露无疑。女儿无法想象母亲在这样寄人篱下的状态下生活13年,她觉得没有尊严,奴性十足,对于母亲的劝导,她认为你是保姆,但我不是!她忽略掉了在自己未能独当一面时,自身的地位取决于父母的阶级。女儿在主人家的表现都被母亲认为不懂事。矛盾愈演愈烈,阶级、亲情隔阂、代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两个家庭物质资源相差太大,主人的孩子享有最好的资源,而保姆的女儿却什么都没有,只能凭借努力和才华杀出重围。不同阶级的人,手上所握的资源不同,在很多情况下,资源较多的一方往往是胜利者,但也有例外的时候。保姆孩子考上大学而主人孩子落榜,在资源不同的情况下,阶级仍然是可以打破的。从没下过泳池的保姆,“勇敢”的跳下泳池,最后毅然辞职,辞职后她不再是女佣,她与主人之间的阶级结束了,说明阶级本身来自于人 ,而人同样可以将其打破!

母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相当重要。正因为孩子的到来才让你变成母亲,保姆如此,女强人亦如此。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开孩子工作赚钱。这让我想到中国的留守儿童,有句话很现实:“我抱着你就抱不了砖,放下砖就养不了你!”夫人的儿子、保姆女儿,再到保姆的孙子,在一定程度上都属于留守儿童。他们缺乏母爱,而他们的母亲为了生活,为了钱都在远方打拼着。她们为孩子付出很多却得不到孩子的谅解,她们内心苦闷,痛苦难以释怀。反观我们中国,80 90后是第一批留守儿童,一年见不到父母几面,随着80 90长大结婚生子,第二批留守儿童又在中国产生了,并且比第一批更为严重。无法避免的悲剧轮回上演。

影片还有两条支线,一条是表现男主人,人到中年总是蠢蠢欲动,想抓住青春的尾巴,男主人对保姆女儿的“热情”超乎寻常。这个年过半百的老男人极其阴险狡猾。不念妻子伤痛在床,也不念保姆多年的效劳,任性妄为。这也是剧中最令人恶心的角色,而偏偏这角色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难遇到。

另一条是表现夫人,一个事业成功的女性,她不是吝啬的主,保姆能在家待13年,想必薪水还是颇为丰厚的。当保姆提出离职,她一再道歉,甚至想用加薪来挽留保姆,最后还让自家司机送保姆最后一程,对佣人她还是很厚道的。她的孩子不与她亲昵,丈夫不厚道,在一定程度上她赢得了世界却输掉了家庭。职业女性的婚姻向来没有那么顺利,杨澜、鲁豫、倪萍、周涛,这些出色的女强人无不离过婚,一个女人要兼顾事业与家庭实在太难了。所以世界上有两种人是值得尊敬的,年轻时陪你吃苦的女人,老了后陪你到死的男人。而往往前者多,后者少!

就这样一部朴实、现实的作品,看似平平无奇,没有惊艳的情节,没有炫酷的大制作,却直抒胸臆,看完畅快淋漓。这也告诉我们,幸福的定义是什么,不是拥有千万,不是有多显赫的地位,而是一家人能够互相理解并团聚在一起!
作者羊驼妹影评不是特别优秀的电影。觉得最大的败笔是故事讲得不够流畅,情感推进倒似乎可以。
  
  电影的多数镜头平淡无奇,无非一个曾经遭到强奸的中年美姨内心受创,从此离群索居。她的生活乏味,上班指挥交通,下了班买菜吃饭洗衣服。另一条线索是街头小流氓打与被打的日常。
  
  按照现在的主流审美,男主角的颜值不高,女主角颜值稍好,但也稍微老了。
  
  这样乏味的镜头语言,这样的演员配置,估计也只有与主角有生活共鸣的人,才会喜欢吧。
  
  对比国内电视剧,觉得可取之处在于其节奏把握得很好。台词不多,观众不会觉得拖沓,但又足以支撑情节发展。比如其中找工作的情节。
  
  53分钟,女主角摊开一本标注着WORK的刊物,开始找工作。后面是一个游乐场,有孩子在其中欢叫着玩耍。女主角回头看了看,黯然神伤。
  女主角的下一个镜头是打电话求职。台词简单的几句:是吗?招聘已经结束了啊。明白了。失礼了。
  
  几个简单的镜头,就把找工作的愿望与失望,表达得很清楚。
  
  悲伤的气氛渲染得很好。一直觉得,好电影的感觉,是不能通过人物的话语传递出来的,那样太生硬,难以让观众沉浸其中。人物的处境、渴望、情感,必须要让观众自己体验。比如《银翼杀手》的孤独。
  
  多余的台词会破坏电影塑造的氛围。这种乏味的电影会让观众有不耐烦,要通过共同的感情(比如若隐若现的温情,共同的愤怒等等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如果出现多余的台词,会破坏积攒起来的感觉与气氛。情节拖沓的电影和电视剧要学着点。
  
  这部电影估计预算很有限。能雇佣的演员真的少得可怜。很多交代人物背景或遭遇的对手戏,都用背景声代替了。
  
  比如交代男主角与母亲的糟糕关系,并没有安排男主角与母亲的冲突镜头,而是用这样一个镜头代替:外表桀骜的男主角,闷闷不乐地走在公园中,背景是一个中年女人的厉声责骂,男主角也厉声回敬。
  
  于是,省下了一个演员的出场费。只需要找个声优就行了。
  
  这样的手法,表现力稍弱,难以让观众对男主角的苦闷产生共鸣。但至少这手法把男主角与母亲的糟糕关系交代清楚了。
  
  类似的场景还有女主角找工作的情节。
  
  镜头中出现一道门,门上贴着“从业员专用口”牌子。女主角穿着便服从这道门走出来,然后向着里面的人鞠躬道谢。关上门后,女主角叹了一口气。
  
  我不懂日语,但猜测着牌子的意思是“员工专用通道”。这个牌子暗示了女主角是在找工作,而且被拒绝了。
  
  于是...又剩下一个演员的出场费。
  
  故事有一点讲得很糟糕。那就是,男主角的哥哥的结局。
  
  哥哥很照顾弟弟。某种角度来说,哥哥是他美好感情的寄托和依恋。
  
  哥哥的形象帅气、聪明、听话。深得男主角母亲的喜欢,母亲还一直拿哥哥来对比男主角。内心中,男主角肯定会对哥哥有敌意,男主角有毁掉哥哥光辉形象的渴望。
  
  为了满足这渴望,剧情安排成哥哥QJ了女主角。男主角同情女主角的悲惨遭遇,要暴揍受母亲喜爱的哥哥。
  
  故事发展到这里,觉得还算正常。但后面故事就极其虎头蛇尾了。
  
  镜头一切,一辆救护车呼啸而来,哥哥出了车祸,头流鲜血...
  
  本来男主角与哥哥应该是有一场矛盾冲突戏的。至少要交代清楚,哥哥为什么会兽性大发,QJ女主角,让哥哥光辉形象毁灭得合情合理。
  
  可惜,故事没有讲。编剧大手一挥,直接让哥哥死掉,草草结尾,哥哥的堕落动机,完全不用说明。感觉哥哥就是一只木偶,没有自己的感情,没有自己的内心,太不真实。
  
  78分钟的电影,觉得也能讲不少故事了。可惜多数都用于铺陈男女主角的感情推进。却没有好好一步一步满足男主角的内心
  
  最后的OOXX戏份,我觉得无法感同身受。或许故事的本意是说,两个生活的失意人,遭遇种种打击,有了感情上的共鸣,然后他们发现对方都是个挺好的人,所以他们互相信任。共鸣与信任,以及互相取暖的渴望,让他们融合在一起。
  
  可惜,我觉得男主角这一边难以感同身受。我在这个角色身上,感觉不到生活的挫折,和情感的断裂。
  
  哥哥死掉的时刻,男主角哭成狗,但我无法感受到男主角的悲伤。男主角与哥哥的美好戏太少了,难以让男主角对哥哥产生足够的感情依恋,哥哥死掉也就感觉不到悲伤了,更何况他刚刚发现哥哥QJ了女主角,前几个镜头还对哥哥愤怒不已呢!
  
  既然没有悲伤,也就无需在女主角身上寻找温暖。那OOXX就显得不自然了。
  
  不过不得不感叹,日本人塑造精致的能力令人发指。他们的寿司、文具、设计,极其用心,很多商品令人赏心悦目。就连身体也一样。女主角的身体,匀称娇小,虽然女主角拍这电影时已经36岁,但依然如同少女一般光彩夺目。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挖掘到这种身材的女星的 ==

作者一块萝卜糕

《第二个妈妈》妈妈在远方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第二个妈妈》妈妈在远方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第,远方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