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钢琴家》人性与民族秉性

影视台词 > 影评 > :《钢琴家》人性与民族秉性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钢琴家》人性与民族秉性的正文:

与其说《钢琴家》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一部战争纪录片,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展现了纳粹残害犹太人的史实。主人公史标曼是德国纳粹屠刀下的幸存者,他的经历,见证了德国纳粹对犹太人惨绝人寰地迫害,见证了犹太民族的沉痛灾难,见证了犹太人的英勇反抗,也见证了波兰人民和纳粹军官的善良本性。但这个形象并未展现太多主角光芒,而是塑造了一个普通人的形象,在纳粹的迫害中,为寻找生存的机会苦苦挣扎。
有人说这是一部平淡的电影,论精彩,少了战争片令人热血贲张的场景;论人性,不及《地雷区》诠释得那般泾渭分明。甚至主人公表现出来的怯懦和冷漠也让观众大失所望,但我想,这正是导演的深意,利用一个普通人的感知,来客观、冷静地表达对整个历史的评判。所谓的平淡不在电影本身,取决于观众的认知。
善与恶的比对贯穿了整部影片。导演运用了大量的镜头来展现纳粹的暴行,比如,被纳粹丢下楼的残疾老人、饿殍满地的街道、戏谑般枪杀手无寸铁的人们、堆积如山的尸体。。。。。纳粹惨无人道的暴行将人性之恶发挥到了极致。但影片所表达的恶并不仅限于对纳粹暴行的控诉,还有波兰当局积极参与对犹太人的迫害,还有为苟且偷生而迫害同胞的犹太败类。这些都是对人性之恶的批判。
在那个被鲜血染红的年代,在那个人如鸿毛、命如草芥的社会背景,人性之善显得弥足珍贵,这也是史标曼能够幸存的缘由。无私救助史标曼的波兰夫妇将人性之善发挥到了一定高度,毕竟是国人,而且有深厚友谊做铺垫,善意的表露融入了感情色彩和意识形态。但那个互为敌人、素不相识的纳粹军官的救助,却将人性之善表露得淋漓尽致,有人说是史标曼的琴声让他动了恻隐之心,可是,他那沾满犹太人鲜血的双手,再杀一个犹太人如同碾碎一只蚂蚁一样轻而易举,何必违背使命救助一个敌人?我想,更多是一个才华出众的钢琴家却沦落到颠沛流离的境遇,这种身份的转变催发了纳粹军官与生俱来的善良。史标曼的琴声是铺垫,烘托出人性的转变。让我费解的是,那个苟且偷生的犹太败类也伸出了援助之手,将史标曼从开往集中营的火车上救出,难道这也人性之善的表达吗?后来我想,也许这是影片中一个的细节,旨在说明丧失了民族大义的败类,并不见得善心未泯,也是对人性的深度思考。
在历史的洪流里,人性之善恶,总会被客观表露。人性的光辉将永放光芒,人性之恶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世人唾弃。
这部影片挑动了我些许情愫。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大肆批判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的民族秉性,运用了大量现象和数据来痛诉国人软弱、麻木、奴性。什么中国汉奸组建伪军同日军一道残害中国人、南京大屠杀中宁愿投降也不反抗的3000军警、愿作日寇刀下鬼也不奋起反抗的国人。。。。史实虽然存在,但若上升到一个民族秉性,是有失偏颇的。影片中也描述了大量通敌、叛国的犹太人,他们的嘴脸甚至比汉奸更可憎,他们的行为比汉奸更令人发指,也描述了任由宰割的犹太人,那麻木的神情、怯懦的面孔与那篇文章描述的并无差别。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总有一些人为满一己之欲,不惜出卖祖国,投靠外国侵略者,甘心受其驱使。细数世界战争史,哪个民族都有败类、叛徒,不能以偏概全,单单批判中国人,更不能上升到对民族秉性的批判。忆往昔,为抵抗日本侵略者,保卫祖国边疆的380多万中国将士血洒疆场。他们不屈不挠、不畏牺牲的精神不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吗?
“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欣赏的视角不同,所体会的感情也不同。在我看来,这是一部沉重的电影,如同影片中肖邦的乐曲一样,哀怨、悲伤。但又如同乐曲一般,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2016.5.10 凌晨两点
好闲
作者好闲

  不知为何片中的钢琴师的眼神 让我想起了那位《海上钢琴师》。
  有些阴柔 似水 有些纯真 如云 又带些郁郁 恰雾
  弹琴时 他们闭上眼 里面装着慢慢地爱意 仿佛要把弥漫的音乐留住 收藏 在自己身体里
  
  这里的瓦列 拥有这样幸福时刻的机会不多 可每个片段都足够长 足够耐心地把上述的情绪美播散开来
  
  片名虽为《钢琴师》 但在影片中他弹琴的场景很少 一贯的是他钢琴师的身份 这样的标签和符号
  我有些困惑 是不是这样呢
  因为他是钢琴师 所以一开始还在熟人圈子里的他受到各方救助
  因为他是钢琴师 所以后来能受到素不相识的纳粹军官的帮助
  因为他是钢琴师 所以当失去亲人失去财产失去一切 当他经历了孤身流浪窜逃于毫无生命气息的波兰街头后 他可以说出他战后想做什么 以什么为生以什么度日
  至少还有钢琴
  
  看到最后我知道影片有真实的原型 但作为一个故事 它从一个角度诠释了 “艺术家” 这个身份的意义
  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更让我深深体味到了这样一种“意义”的力量
  
  
  其实除了上述的几个境况 瓦列在剩下的情节中 剩下“犹太人”的身份
  这是他身上发生一切事情的起因
  因为他是犹太人 所以他会被赶到犹太区 开始他悲惨的命运
  因为他是犹太人 所以他会被第一个暂住点的邻居追打 赶出来
  因为他是犹太人 所以他只能不断逃亡 独居一室 独拘一室
  因为他是犹太人 所以他最后成了二战胜利一方的一员 最终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在剩下的所有情节 瓦列只剩下了最后一种身份“一个人”
  
  影片采用了近乎绝对的冷静客观
  观众仿佛瓦列身边的隐形摄像机 从他的视角看到当时的一切 因此能体会他体会到的恐惧
  只是有时抬头看看他的脸 他的神情 他的眼神
  只是有时离开他一段距离 看看他的步履 他的手势 他的动作
  常用的是静止的视角 典型的 如他在各个避难处透过窗户看到的外面的一隅世界 透过一定距离变小了的人残杀或被杀
  观者和瓦列一同成了旁观者 客观真实感油然而生
  也正是因为这一份真实感在 我是不是竟会有一种看恐怖片的感觉 仿佛与瓦列一起为下一刻的生存 担惊受怕
  
  影片一点都没有做作 并没有有意刻画什么前面提到的“钢琴师”身份的 “意义”
  这种“意义” 比如天朝子民们可以想见的什么为艺术而献身或为艺术梦想而保命 不 没什么崇高的
  崇高的都在音乐里 崇高的并不是人 “艺术家”的身份 如果我之前所推在理 在片中的表现是很现实的
  他不是什么“钢琴家” 只是“钢琴师” 这只是他的职业
  在犹太区里没有钱买吃的的时候 他可以以此为一个职业勉强为家庭糊个口
  他并不用管下面听的是什么人 什么人在听 也没什么傲骨或特别敏感的艺术家的尊严 没有
  同时 也没有人真的夸他琴艺卓绝 或者忘我的陶醉的任何夸张语言和表情 只有有些人聆听的样子 和表达愿意再听的意愿
  
  另一点引起我注意的是
  瓦列作为“犹太人”的身份的一面 就其本身的行为点滴 并没有被展露或强调
  我记得《辛德勒的名单》中 描述过一个犹太人家庭 在纳粹即将闯入之时 还对着一桌残羹做着祷告
  这种类似宗教性的特质并没有体现在瓦列身上 他和平常人完全没什么两样(至少在我这个一直都搞不懂犹太人和一般欧洲人长得有什么区别的人看来)
  不知能不能这么理解 瓦列作为犹太人的这一种身份 不管有意无意 其实被架空了
  他是一个普通人 没有什么坚定的信仰 本来只是一个有一技之长并以此谋生的人
  
  对种族灭绝的控诉 战争的残酷 对一个平民的伤害 等等司空见惯的“意义” 就这样 不言 而喻了
  
  所以 作为钢琴师 抑或作为犹太人 其实都不重要
  影片讲述的 就是一个战乱中的受害者 如何摸爬滚打 苟且而求生的故事
  
  想到这里不禁感叹 写实主义的力量
  又不禁为真实的事件所震撼
  
  本片的导演 演员 真的都是及其优秀的了

《钢琴家》人性与民族秉性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钢琴家》人性与民族秉性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钢,秉性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