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请回答1988》青春只是电光火石,怀念却要终其一生

影视台词 > 影评 > :《请回答1988》青春只是电光火石,怀念却要终其一生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请回答1988》青春只是电光火石,怀念却要终其一生的正文:

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看完了《请回答1988》。看这部剧之前,心中并没有多少期待。对于一个连59分钟韩剧都嫌太长会没有耐心看下并且从未接触过请回答系列的非韩迷我来说,中途弃剧是几率很大的事。而这样的情况确实也发生了,耐着性子看完了前四集,平淡的剧情并没有引起我那种迫不及待想看完的冲动,于是我只是把这部剧作为空闲时间的点缀,说不上特别喜欢,搁置的时间长了就不动它了。偶然的一天在某个很喜欢的电台上听到了关于这部剧的一个节目,主播是一个热爱摇滚乐的文艺女青年。是被音乐吸引了吧,那带着80年代气息的流行音乐,怀旧的味道扑面而来。老歌的魅力使我重新拾起了这部看似平淡的剧。在我眼中,好剧有两种,一种是在开头就带着引人入胜的魔力让人想一口气看到结尾;一种是细水长流,却会在不经意间带来惊喜,于平凡中见真谛,一旦融入剧中便不想结束,希望能慢一点儿、再慢一点儿才走到结尾,再忆起时又别有一番味道。而1988就属于这后一种。
也于这第二次的拾起,我才感觉到被真正带入到了剧中,好像和剧中的他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生活在双门洞中,一起经历美好又青涩的青春。
关于青春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看过的不算少。最打动我的,还是当属《最好的我们》和这部1988。能够打动,是因为有共鸣。它们在众多叙写青春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吸引我的眼球,不是因为有多么动人的故事,多么汹涌澎湃的情感。恰恰相反,这两部作品描写的都是最平淡、最琐碎的生活,似乎是每一个经历过青春期的我们都会经历的,它们表达出了一种共性,才让作为荧幕外的我感同身受。《最好的我们》里耿耿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在重点中学学业竞争的残酷、作为单亲家庭孩子的她和已经分开的父母之间的相处、情窦初开的女孩对于成绩优秀,积极阳光的男同学的爱慕……它不仅仅单纯描写了一个高中女孩和她的同桌相处三年间的关于初恋的故事,也叙写了一个懵懂的少年在压抑的高中生活中,面对种种迷茫和挫折所作出的思考。书中很多关于耿耿内心独白的描写,她对于自我的发问和探索,也曾经是高中时期不得志的我所有过的。回到1988,其实我更愿意说它是一部怀旧剧,因为贯穿于其中的并不只有年少时朦胧的爱情,甚至可以说爱情是剧里不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青春不仅仅只包含青涩的爱情啊,还有当时处于叛逆期的我们和家人的相处,那些和我们一起上学放学,玩耍的伙伴……我不仅仅是被1988里五人帮之间的友情,邻里间、夫妻间、亲人间温馨的感情所打动,更是因为我仿佛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通过他们的故事,想到了我的朋友,我的父母以及远很久很久的童年。
剧中描写的主人公的青春是他们的高中时代,1988年。而作为一个看这部剧的90后,也有人很奇怪,觉得90后的我们和他们的青春时代相隔太远,怎么会产生共鸣呢?可是青春这东西,不管时代怎样改变,在那一阶段的小心思、小情绪是每一个经历过的人都能理解的吧。我们中的大多数,都会有那种听到流行音乐就忍不住一起唱、一起跳的冲动;女孩子看到喜欢的人就努力想把自己变美,化自认为好看的妆,想穿更漂亮的衣服,然而不管怎么打扮,好像都不能让自己满意,达不到想象中的效果,于是就觉得自己太不起眼了,没有人会喜欢自己,越来越羡慕班花、隔壁的校花,人长得美学习成绩也拿得上台面;男孩子呢,沉默寡言,许是叛逆期让他们不大爱与人交流,许是装酷故意不理喜欢的女生,亦或是本身高冷性格所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也拥有着不一样的回忆。曾经我们以为自己很孤独,那一阶段里产生的想法很荒谬,一些情绪不愿也不好意思向人提起。而现在,在影视剧中看到了似曾相识的场景,发现了曾经也有过的心情,所以才有了感动,原来不只自己一个在那时会这样啊!
而这部1988,每集一个半小时的内容,充满了太多的笑点和泪点,常常是前一秒还在为人物的各种逗和室友笑得前仰后合,后一秒就被拉入煽情的深渊不可自拔,但是这煽情煽得却一点也不突兀,也毫无出戏之感,往往让人是笑中带哭、哭中带笑的一个状态。亲情、友情、爱情这三条线交织在以五人帮为代表的双门洞家庭中,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最先说的是爱情这条线,并不是说对这一部分有最大的感触。在这部亲情味十足的剧里,朋友、家人之间的爱带给我的感动远远超过了爱情,因此,关于爱情的部分渐渐没有成为我最期盼的点。其实德善最后和谁在一起我都不会有异议,但我也都会为没有得到的另一方而感到遗憾。剧里最终,这个遗憾的对象是正焕。“缘分是不会经常找来的,如果要用到缘分这个词,必须是偶尔,很偶然地出现在戏剧性的时刻,那才叫缘分,所以缘分的另一个名字——是时机。”“如果今天,我没有被那该死的红绿灯拦住,那要命的红灯若帮我一次,我有可能就会命运般站在她的面前。我的初恋一直都是被那该死的,被那该死的时机绊住了脚,被那该死的时机”。这是正焕在剧里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直面自己的感情,当他终于鼓起勇气追求自己的爱情时,上天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可能是惩罚他那么多年的犹豫不决,让他比阿泽晚了一步走到德善的面前,仅仅是一步。坐在车里,在自己的反思和坦白中,他的眼眶湿润了,我的眼睛也湿了,为他惋惜,也气他一直以来的犹豫不决。其实对于正焕来说,时机是很多的,只是他的性格、顾虑使他一直没有走出表白的那一步。最后一次,当他想为自己争取一把的时候,上天不再垂青于他,时机已经失了。正如后来他在广播里听到阿泽为了见德善其实放弃了更多,作出了从来都没有过的比赛弃权决定时,他所发出的感慨“但是缘分,还有时机,不是自动找上门的偶然,是带着恳切的盼望做出的无数选择,从而创造出的奇迹般的瞬间。毫不迟疑的放弃和当机立断,弄出了时机。那家伙更恳切。我应该鼓起更大的勇气,搞怪的不是红绿灯,不是时机,而是我数不清的犹豫。”在追求爱情时,有时候人是需要一点冲动和义无反顾的,你看正焕最后一次冲出电影院找德善,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他从来没有过的果断。只是这果断,来的稍晚了些。那个雨夜,正焕在车里捶打着方向盘,紧锁的眉头下是懊悔和无奈,并安慰自己说生活就像巧克力,永远不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所以不要心痛。独自消化了这段情绪。剧里没有一个人知道,而剧外的我,难受了好久好久。在18集,阿泽站在了德善的面前,正峰等到了曼玉,善宇和宝拉这对昔日的恋人也阴差阳错地重逢了,而正焕,告别了他的初恋。
与正焕的内敛不同,作为品学兼优、孝顺父母、疼爱妹妹的好孩子善宇面对爱情时,却展现出了让人震惊的大胆和直接。于是,在这部剧的爱情方面,善宇和宝拉这对更为吸引我。他勇敢地向比自己大的姐姐告白,失败了还是坚持不懈地追求。面对挫折也表现得波澜不惊,似乎对自己想做的事一直很有把握。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而宝拉似乎注定是要和善宇在一起的。他们同样聪明、好学、自信,是名牌大学的学子,在学业上不断进取,生活上也都没有拖泥带水的作风。一个医生一个律师,看上就是不错的搭配。在面对结婚障碍时,宝拉不断地对父母说:“请相信我,我会和善宇好好过的”“善宇就是我要嫁的人,我们会好好过的”……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事情,二人都是以比较成熟的眼光看待和处理问题,想要在一起的决心表现得也是最明显最坚决的。
关于友情。于我而言,我非常羡慕这种从小一起长大、不分彼此,像亲兄弟一样的友情。多年以后,尽管大家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天地,一个接一个地搬出双门洞,直到最后胡同拆除,这样的情谊也没有在岁月的变迁中有任何的改变。一起长大的发小们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分享过青春期阶段大部分的喜怒哀乐,在他们面前,我们是最初的自己,也是最真实的自己。五个人,不多也不少,这让我想到了《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书里写的也是一个五人小团体的故事。而在这部剧里,是双门洞的五人小团体。每个人都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个性迥异却依然能相处得很好很好。其中不善言辞、沉默寡言,只会下围棋的阿泽和走常规成长之路上学升学的他的朋友不同,他没有过学校生活,他的世界只有围棋。加上所有心思都花在了研究围棋上,他毫无一点生活常识和生活能力。然而,似乎和另外四人不会有共同语言的他,大家也不排斥,不但玩得很好,而且在各种日常小事上能帮他做的就揽过来,一直照顾着他。当阿泽比赛结束,其余四个先后接到他的胜利电话,接着一齐聚到了他们的基地——阿泽的房间。五个人把脚放进被窝里,一起看碟片《英雄本色》;或是在书桌上排列好的磁带中选出一盘,放进录音机里一起听歌,放到淡淡忧伤的情歌时大家静静聆听,慢慢地陶醉在其中,脸上满是享受,当欢快的调子出现时,善于搞笑的二人组德善和东龙会随着音乐跳“狗腿舞”,其他三人便负责开怀大笑;亦或是一排开地躺下,看各自喜欢的书,看累了就自然地睡……不管是哪一种,都让人觉得无比温馨。当正焕和家里人告完别,准备用晚上时间赶路尽快回泗川部队,走到胡同口,看到善宇因为和宝拉在结婚时遭到双方父母反对,不顺意独自在喝闷酒时,他明知时间紧张,但还是来到善宇身边坐下,二话不说自己倒了酒,陪善宇喝了起来。本是打算自己开车回部队,然而喝了酒行程只能改变。还骗善宇说是自己的车坏了本来就打算坐公交回,在车上睡一觉就到了。朋友难受,我也难受,什么都不提,陪你喝就是。与自己的事情相比,我更希望的是你开心。
最想说的亲情部分到了这里却不知该怎样用文字表达了。剧里的情感太细腻,很多时候需要自己看才能体会到,面对同一场景时,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感触。五个家庭,各自有各自的喜怒哀乐,也有一些属于他们自己间的小幸福。五个家庭都很平凡却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总能在不同的“家”里收获不同的感动。
德善的爸爸因为工作的问题导致家里经济进入困难期,郁郁不得志。每晚都喝醉才回家,还经常在回家的路上买一些奇奇怪怪,根本没有什么用的小东西。明眼人都知道他是被骗了,可他不知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坚信自己买的东西值。他说看到大晚上还在路边卖东西的老人很可怜,买了东西也相当于帮了人家一把。这个平时嘴硬小气,和老婆相处时一点不细心,不懂情调的爸爸,内心深处却很柔软,充满了温情。对待马路上卖小物件的陌生人如此,对待自己的女儿也是如此。嘴上不说,心里却充满了爱。大女儿宝拉和父亲一样,嘴硬心软。表面上装得很坚强,不近人情,待人粗暴刻薄,心里却默默为他人着想。强大的外表下也有一颗容易受伤的女孩子的心,需要一个真正懂她的人才能走近。也是因为继承了父亲的性格特点,两个不善于表达的人在一起时总是相处得很尴尬,想传达自己的关心却总是很不好意思。父亲的白衬衫穿了很久破了,宝拉用第一份工资给他买了一件,这似乎只有妈妈在收拾衣服才知道的事,女儿也发现了。虽然衬衫并不合身但爸爸还是笑得很开心说穿着真舒服。在准备和善宇婚礼的时候,父女二人的相处时间比平时只有在饭桌上的交流多了。也许是年龄的增长,也许是和善宇的交往,宝拉渐渐变得温和起来,但长年不和父亲亲近,对爸爸的不了解使得她在给父亲买的在婚礼上穿的皮鞋也买大了好多号。爸爸把鞋擦的亮亮的,把衬衫挂着都不舍得穿。宝拉看着这样的爸爸,苦涩地笑了。婚礼当天,看到穿着比自己脚大好几码鞋子的爸爸,挽着他的手准备进场的宝拉忍不住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在走向善宇的那段路,父亲虽然一直在微笑,眼眶也湿润了。宝拉的心情是复杂的,此刻她的心里想着的应该都是爸爸妈妈。当司仪说感谢父母的时候,她缓缓地转身为父母鞠了深深的一躬,迟迟不肯起来。这对如此相似的父女,表达爱的方式也是如出一辙——最后互相给对方留了一封信,直言自己的爱和祝福。已经在车上的宝拉看着信终于忍不住在善宇怀里哭了,泣不成声。
当看到正焕从外地的部队回到家里,爸爸妈妈哥哥就像过节似的欢天喜地,听到一句“我回来了”,在家里的三个人迅速冲出房间,抱着正焕。虽然他面无表情,习惯了家人表达情感的夸张方式,但是高冷的他心里是很开心的。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不太懂得表达自己的情感,不管是对家人还是对自己喜欢的人。总以为装出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就是最好的回避方式。当才在家待了没几天的孩子又要远走,送他到门口的妈妈说了这样一句话“孩子大了,就像客人。”长大以后的我们有了更广阔的天地,家就像一个避风港,年纪越来越大的父母永远都在等待着你的归来,最开心的时刻就是自己陪伴在他们的身边。想到我考上大学后,第一次爸妈送我到高铁站,我一点难过的心情都没有。在父母身边这么多年了,总是在他们的羽翼下,受他们保护那么久的自己终于有一天要独自上路了,心中充满了对未来大学生活的向往。那时的自己,渴望走出家庭,告别父母,独自生活。而当我第二次,第三次在高铁站告别父母时,我慢慢不敢在走出检票口后回头看他们,害怕自己会不争气地流下泪,不想让他们看到我哭的样子。我爸爸是不喜欢我哭的,以前每次因为犯错或是考试没考好在饭桌上流泪时,他本来不生气会变生气,本来就生气了就会更加地生气,最后就会演变成我不是因为事件本身而哭,而是因为害怕爸爸生气哭了。因为他认为哭是没用的表现,他希望我像男孩一样坚强。当然,我知道现在我哭的话他一定不会再骂我,但我害怕的是引起他的难过。我在电梯上尽量不往回看,即使回头也是笑着挥挥手,就又转过身了。在那时,我多希望电梯能上得快一点儿,或者这段路短一点儿。我试着用一种大咧咧的口吻对自己说“有什么的,没几个月又能见了。这点儿都受不了以后怎么独立。”其实有时候,我们不表达,不是不好意思,只是不想夸张这种离愁别绪。不想让至亲至爱之人难过。有些感情,藏在心里,更多的就用平时的行动表达吧。
1988,不管是那个时代,还是这部电视剧,都已经结束了。然而生活还在继续,我的青春也还没有结束。和剧中人“生活”了那么久,也该回到属于自己的世界,珍惜当下。用文字记录下了这些,才觉得放下了对这部剧的留恋,像是做了一场告别。请回答1988,请回答青春。
作者近看水无痕
不是第一次追李编剧的请回答系列了,每个人喜欢的系列都不同。我第一次看97时,那时在我心中97可是神圣一般的剧,因为我自己也是追星一族,剧中诗源的心境我相信很多和她一样曾经疯狂喜欢一个明星的人都会感同身受,我还记得有一集成爸爸把诗源贴在墙上的海报全部撕掉了,诗源坐地上一边哭一边把海报贴好,嘴里还念着疼吧?她心疼的样子让我觉得又好笑又难过,因为我的爸爸也把我的海报从墙上撕下来过,当时的我也十分难过,彷佛觉得纸上的人会感觉到疼一样,也小心翼翼地把碎片一一粘好。真正的好剧不是让你觉得那是你憧憬的生活啊,而是让你感觉到没错,那就是我们的生活。
一开始看1988时,我只觉得它是很平淡的故事,胡同中的小人物和他们平凡的生活,偶尔的争吵、关心和别扭。说实话,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真不喜欢宝拉,觉得她太不可理喻了,但是在李编剧的笔下,你仿佛对谁都讨厌不起来,看到全剧终时候,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宝拉,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你会发现所有的人物性格都丰满了起来,每一个人都在变化,那么一点细微的变化跟他们本性并不相冲突,你会越来越爱这部剧中的每个角色,越来越觉得平凡的故事才最打动人心。什么时候对这部剧算是真正的爱上,大概是陪我妹妹看第二遍的时候吧,是啊,我15年底真的很闲啊,因为我妹妹陪着我看了13集觉得挺好看,便想从头看起,于是我陪着我妹妹从头再看了一次88.这一次,我再一次感受到编剧的用心,剧情没有跌宕起伏,却总是牵扯你的心,一集下来又哭又笑,在这,我想试着写一写双门洞每一个角色,也算是我看完这部剧一点点小小感受。
成东日:有人说成爸是个不善言辞的爸爸,我不这么认为,准确来说他只是不太善于和宝拉表达自己的情感。因为宝拉和德善、余晖不一样,她学习能力强性格也强势,又太过于懂事,不喜欢黏着父母也不会撒娇,成爸感觉他们之间是有隔阂的,那种隔阂来自于他对宝拉的愧疚(因为家境困难之前没能让她学到自己喜爱的法学专业),甚至他是有一点畏惧自己家这位“厉害”大女儿。88一开始大家可以发现,成爸在三子女中互动最多的就是德善和余晖,而和宝拉的互动则仅仅是在大家一起吃饭的饭桌上。我们看到成爸只给余晖买冰淇淋,看到成爸为了安慰德善,又与她补过生日,就像宝拉说的她不像德善一样会撒娇,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子女多的家庭中,最会说话的那位一定最讨父母喜欢。可是手心手背都是肉,成爸又怎么不会爱自己这位大女儿,知道她参加一些抗议游街的活动,硬生生地熬了一晚坐在她卧室门口,十分生气的对她大吼大叫。我想大家应该还记得成爸最开始在街上碰见了一位游行示威的学生,他当时还给了学生一点钱,让他把自己整理好,免得家中父母看了会担心。这之间的反差,可以看出成爸的爱,包括在最后几集中,宝拉又一贯地买了码数不对的礼物,可是成爸还是穿了,无论是紧身的衬衣还是不合大小的鞋,他都会说很合适很合适。这大概就是父亲对子女的爱,你遇见了什么麻烦我都一并揽下,你送我什么礼物,我都觉得好。成爸对一花妈的爱呢?不是温柔、不是浪漫的甚至也没有体贴,总是会和她吵架,还会嫌弃她没有做自己爱吃的东西,不耐烦还对他大呼小叫。可是这样粗心不细致的男人,却看得出一花妈的小心思,知道她在羡慕别人的甜蜜、知道她在担心什么也知道她为什么难过。一花妈因为检查烦恼的时候,他也在害怕甚至害怕到当着金社长的面哭了出来,我想这是编剧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粗枝大叶的男人内心柔软的部分。成日东这个角色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是完美的,作为一名父亲,他将自己所有的爱都给了家里的子女,作为老公,他对一花的爱也是真挚又温暖的,作为儿子、弟弟,他孝顺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是十分关怀,作为成日东,哪怕他自己都很困难,他还是保持了一颗温暖他人的心。
李一花:大概每个小家庭中都有一名这样的妈妈,算着家里的开支操劳着儿女的生活,一花妈妈也是这样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偶尔和胡同里的两位挚友聊聊八卦,看到她最多的身影就是在自家的小厨房中忙着给家人做早餐、晚餐。因为节省开支,家里的面霜都只有一点点,已经空瓶的面霜还会打开瓶盖继续用,当时这个画面前后是拍的美兰妈正坐在梳妆台涂面霜,与美兰妈一桌的护肤品和她抹了超多面霜在脸上相比,一花妈显得窘迫又寒酸。可是再怎么清贫的生活,她都能忍受。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一花妈这个角色大爆发的时候,是在她阻止警察将宝拉带走的那个夜晚,她马上冲过来,嘶声竭力地冲着警察叫道:“你们抓错人了,我的女儿是首尔大学的学生,你们知道她有多懂事吗?为了照顾家庭,她放弃了读法学系…..”甚至她还说:“宝拉她爸爸是银行工作的,她考起首尔大学时候,行长都有送花的…”这些话让人觉得有些心酸,或许在旁人眼中这些事都事无关紧要的,但在一花妈心中这都是最骄傲的事,是她会珍藏一辈子的事情,编剧在这里又过了一把母爱的伟大。一花妈妈对于自己的儿女自己的家庭付出的不比成爸少,她有些敏感又有些多疑还有些好面子,为了能让以后儿女出嫁时候和别人介绍自己的老公是在银行工作,她不允许成爸提早退休,想着他才50多岁就游手好闲像什么样子,可是看着他辛苦的样子又觉得心疼。最后当得知成爸申请提前退休后,她也没有责怪他,反而说该说对不起的人是我。李编剧塑造的李一花这个角色外露出的细致又温和,与成日东的角色形成互补。让人感觉剧里有她挺好,但是没有一花妈这个角色却是绝对不行。
成宝拉:宝拉这个角色是我觉得到最后变化最大的,不仅仅是在亲情上还是爱情上,她的变化都让我觉得惊奇。我身边有很多朋友看了前面几集对宝拉的印象就是疯了一样的女生,对自己妹妹太坏了吧,动不动就又吼又叫。但是我们却忽视了第一集德善参加奥运会开幕式时,宝拉嘴上说着不看,却坐在卧室门边使劲把耳朵贴着门想听见电视里的声音,第二集当得知奶奶世后十分难过的德善,她也流露出了关心,甚至主动把德善脚边的东西拿来放在自己脚下。成宝拉这个角色充满着爱却因为面子不愿意表现出来,想想我们小时候和自己的兄弟姐妹怎么不会争吵,可是当他们遇见了难过事时又会在他们身边给予安慰和温暖。成宝拉也是这样一个温柔的女生,为什么说她温柔,大概是从善宇的角度来看:她会看着东龙和德善耍宝笑,她会在善宇难过时让她哭出来给予一个拥抱,她也会因为担心自己和成爸的关系而找他诉说,她面对劈腿还咄咄逼人的前男友说不出一句话。其实宝拉也不像我们看的那样强势可怕又自信,她也会害怕自己的强势让身边的人离开,从而把自己给封闭起来。直到她遇见了善宇,懂她理解她关心她又爱她。于是宝拉这个角色在后面几集有了我认为出彩的改变,几年后她和善宇见面那里是我认为这个角色最大的转变,她对善宇说答应相亲是因为对方和你一个大学,希望那个人是你,但是听到他的外号就觉得不是你,所以想百分之一的希望飞走了,但是即使那百分之一的概率,她还是来了。李编剧在这一集片段用了时机这样的说法,看似宝拉和善宇的再次见面是因为时机,但是我认为是因为宝拉的努力,因为宝拉相信那百分之一的机会所以她来了,她是在为自己争取感情的机会。而一开始,我们知道是善宇追求的宝拉,但是几年后是宝拉展开了主动。说分手的是她想重新在一起的也是她,看似每次逃跑被动的人是她,实际她才是感情中主动的那一方,而这换做一开始的成宝拉她是不会说的,她那么不擅长处理感情的人,又怎么会轻而易举的向别人坦露自己的心声。包括在最后结婚的时,她给成爸写的信,那些话她当面说不出口的,但是她会写出来。在这我想关注的点是,无论是说还是写,起码宝拉愿意敞开自己和成爸说自己的心里话,以前的她可是连写也不会愿意的吧。我很喜欢宝拉这个角色,因为是长女所以十分懂事,很难敞开自己的心扉却依然内心柔软,实际她和成爸的确很像,不是不善于言辞,而是肩上的责任太多并且心中的爱也太多。好在她遇见了那个懂她的人。
成德善:德善算是故事的中心线了吧,人见人爱的女生,虽然偶尔会带有一些小情绪。我不认为德善是自卑又渴望被爱的女生,从她爱写日记的一点就看出德善心思很细腻,不像外表一样大大咧咧。看到家中只有两个鸡蛋,她会说:“我不吃”实际呢,在她的爆发中我们知道她的心中很在乎,很在乎自己的父母不关心在乎她的感受,可是当看着成爸在路边等她的时候,她也会开心的和他分享自己在奥运会结束后拿到的小礼品,还有那被火烧到的鸽子。这里的德善一开始就没有想到成爸会藏着蛋糕等他,可是她并没有还在因为生日的事情而生气,或许她还在在意可是对她来说,眼下的亲情更值得她珍惜。不得不说德善和宝拉有一点很像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当德善看见宝拉住在条件不好的考试房时眼泪一下就流了出来,之前她还在抱怨自己跑来给宝拉送大闸蟹。她对余晖总是又打又骂,当看见别人欺负余晖时,立马就上前与那些人扭打在一起。德善是细致的,她了解别人却从不了解自己,听到朋友说善宇喜欢自己,她立马“喜欢”善宇,听到朋友说正焕喜欢自己,她又立马“喜欢”正焕。看到这里许多人说德善因为是排行老二所以是缺少爱的她也是自卑觉得自己不会被爱的,可是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成爸和一花妈给予的爱德善不会感受不到。德善只是根本不了解自己,像她后来和成爸说的话:我没有梦想、羡慕余晖有自己想做的事。德善的角色就像青春时期的我们,当听到有哪个男生对自己有好感的时候,会想打扮一下自己出现在那个男生面前,面对自己的未来会感到害怕迷茫。好在东龙的话点醒了德善:最重要的不是谁喜欢你,而是你喜欢谁。(在这我插一句,我第二遍看88的时候,就有感觉作者不会那么轻易就把老公定义成正焕,许多人带着先入为主的观点,认为请回答系列男主颜都不高,所以正焕一定是男主,善宇是男二。但是编剧却给了我们几个反转,可是用心看会发现阿泽的线索却是慢慢的明朗起来,甚至编剧给了许多阿泽和德善两人互相相处的时间,而阿泽这个角色也是慢慢地越来越丰满,甚至20大结局和第一集的场景太呼应。如果一定要我说不足,那就是猜老公真的太烦人了,反而让人失了看这部剧原本的初心。)东龙这句话是一个极大的转折点,不仅仅是德善这个角色的变化,同时也是剧情整个的变化走向。有人说正焕的爱最先让德善知道,阿泽的爱最先让大家知道。真的是这样吗?我不这样认为,因为我们站在上帝视角我们能知道正焕的表达,可是剧情中的德善是知道却没有感受到的,她那么一个细致的女生,又怎么会感受不到呢?除了细致以外,德善也如她的名字一样是善良的,这点与之前分析成爸的观点很像。许多观众对德善这个角色是讨厌不起来的,我也是,像太阳一样温暖又给身边人带了快乐还善良不记仇的女生,爱都来不及怎么会讨厌。

《请回答1988》青春只是电光火石,怀念却要终其一生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请回答1988》青春只是电光火石,怀念却要终其一生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请,一生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