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头脑特工队 》从心理学角度看头脑特工队

影视台词 > 影评 > :《头脑特工队 》从心理学角度看头脑特工队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头脑特工队 》从心理学角度看头脑特工队的正文:

What's going in your head?
前言:本文为心灵柯南讲师蔡凯仲老师的课堂笔记,帮助大家换一个角度看电影~
part1
1.影片从莱莉小时候说起,此时幼儿莱莉的情绪十分单一,只有blue的忧忧,green的厌厌,吓到脸变purple的怕怕,生气到脸red的怒怒,以及超开心的乐乐;
2.莱莉头脑中的正面情绪只有一个,负面情绪有四个,但是仍然爱很快乐,说明正面情绪可以以一抵四;
3.核心记忆形成个性岛,个性的形成是由遗传和环境两部分组成,但是环境更为重要,因为即使同卵双胞胎只要在不同环境下也会显出不同个性;
4.身上少了一块情绪会得病,比如自闭儿童没有害怕;
5.个性对人的影响很重要,遇到同一件事,悲观和乐观的人反应不一样;
6.喜好是很重要的事,喜好会给人带来成就感;
7.支撑人前行的动力是成就感和情感,其中情感包括亲情、爱情、友情,不同的人成就感和情感占比不同,天才的情感支撑很弱,一旦成就感下降,会变得很脆弱;情感支撑系统崩溃,需要专业人士的协作。
part2
1.莱莉搬家以后,遇到很多烦恼,解决烦恼的措施有想象力、淘气的个性、吃东西;
2.莱莉难过的时候,乐乐一直压抑悲伤,强颜欢笑,为后期后果埋伏笔;
3.生活中总会遇到原本快乐的事变得忧伤;
4.儿童心理灵脆弱敏感,因此不建议给儿童开玩笑。
part3
1.哭泣会帮助我们慢下来,不被生活的逆境所压垮;
2.情感一直压抑,最终会变得抑郁;
3.判断是否有抑郁症的指标:什么事都不想干、什么人都不想见、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
4.躁狂症的表现:购物欲、花痴欲、任何要求都愿意满足;一旦兴奋结束就像结束生命。
part4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2.当他人心情不好时,给他人认同的话语,至少对方不会对你发脾气。(如电影中妈妈对莱莉说的谢谢,阻止了愤怒);
3.睡觉后,记忆会开始整理。
part5
1.个性是应对环境的反应,如果到了新环境,适应不好,个性会变得奇怪,原先的个性岛也会崩塌;
2.青春发育期的孩子容易发怒;
3.起冲突后需要调节,但必须是双方都冷静一段时间以后;
4.人在不顺心的时候需要想一些美好的是调整心态;
5.电影中处理小孩子的问题,爸爸习惯用命令,妈妈容易使用劝导,但是现实生活中可能不同。
part6
1.人会保留幻想,因为现实中有很多压力需要逃避;
2.获得快乐不能走捷径,太抽象,或者成瘾,都不利于健康成长;
3.很大一部分精神病是因为过于注重抽象,远离现实;
4.童年友谊岛会倾覆,但新的友谊岛也会升起。
part7
1.人在有害怕情绪的时候,很难把事情做好,做完;
2.人在悲伤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陪伴倾听,同理心,只是让对方开心点是没用的;
3.梦中有潜意识的恐惧,会导致失眠;
4.愤怒状态下做的决定非常具有毁灭性,怒怒的决定让很多岛都倒塌了;
5.要学会面对;
6.快乐回归的途径:有梦想、音乐可以释放悲伤、抛开幻想,脚踏实地;
7.爱会使人疯狂;
8.生气会有帮助,比如提供力量,但是弊端更多,会引起害怕等不良情绪,需要把生气转换成悲伤,才能制止错误继续;
9.回忆变成蓝色的原因:只有放下过,才能前进,快乐的事情是放不下的,只有悲伤才能让人放下。
10.未来会遇到更多的关卡,控制面板也会更大;
11.成长不是快乐的事,但成长后会得到快乐。
作者旧友这似乎是一部成长题材的电影。
  十二岁的小女孩终于学会了表达除了与生俱来的快乐以外的第二种情绪-忧伤,sadness,末尾她似乎更是学会了怎么表达愤怒、恐惧、厌恶,用这些正常的情绪合理地表达她内心的真实世界。
  我会很喜欢这部电影,一个富有创意与想象力的故事,蕴含着一些经典的成长道理,还那么有趣生动。
  小女孩出生便学会了快乐,33秒之后她又学会了悲伤,在她童年的十二年里她又相继学会了恐惧、害怕、厌恶这些人生的主情绪,却不妨碍她以快乐为主旋律的童年,快乐得只剩下快乐,快乐得每天都充满欢笑,每天都充满温暖。那是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充满了这样金色般的笑容,可是,终有一天不如意来临,我们终于迎来满是暴风雨的一天。小女孩突然搬家,远离熟悉的家园伙伴,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新生活新伙伴新老师新球队,她有点无所适从,似乎有么一点点的信心。真的吗,藏在我们幼小心灵里的可曾有那样的自信与坚强。
  新房子看起来是那么糟糕,新的社区似乎那么脏那么乱,没有喜欢的披萨店没有可口的soup,新的老师看起来还不错可是新的同学自己能够快速跟他们认识吗,他们似乎都有了自己的朋友,自己要怎么办,要怎么做自己才能依旧快乐才能仍然无忧无虑。小孩子内心没有那么复杂,却充满了无法了解的焦虑。当这么一天也真正来临,我们兴许就发现,是这样一个故事里,我们身为主角突然变成了配角,无力、难受,可我们依然想要坚强想要快乐,我们讨厌悲伤讨厌流泪讨厌那些充满负能量的情绪,身边的每个人都期冀着自己的笑容自己的阳光,而且自己也不想在父母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脆弱,我们一直是那样一个可以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我们可以学会接受学会自己挣扎着成长,是吗,是这样的吗,对于弱小的我们,对于孤独的我们。
  等到有一天我们突然学会了一件事,原来流泪可以缓解悲伤,原来静静地消化悲伤可以不那么难受,原来时间可以解决一切,是吗是吗,还是我们只是把这一切藏在心底从来不曾分享。似乎,我们不知什么时候被告诉悲伤是一种脆弱是一种无能为力,那种不好的无能为力,所以我们选择逞强,我们选择承受,我们定义其为成长,那种充满孤独的青春里的成长。朋友、家人,都是充满阳光的地方,我们甚至不愿意让一丁点的负面情绪-悲伤或者愤怒沾染他们,事实上我们终究不小心表达到头来后悔莫及,伤害到了我们所珍视的那些。
  这样的日子,对于谁而言不是那样的多那样的频繁,尤其在这样充满迷惘前方一片迷雾的日子里。我们无人指引,也无人倾诉。
  能有那么一个朋友或者那么一个人值得倾诉所有吗,哪怕一丁点的故作坚强都没有吗。
  小女孩最后能踏出那么一步,是多么美好多么值得令人钦佩,她终于学会了表达那一点点的悲伤不是藏在心里不是写在日记本里不是对着天空呓语。她会学会,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单独的人,都不是那么坚强,都不曾那么可以一个人承受住所有的烦恼,学会倾诉学会合理表达把一点点的情绪慢慢的倾诉,没有那么突然不是那么瞬间的爆发,多么羡慕她,作为女生的她。也许听起来那么奇怪,可是主角换成一个小男孩我可能都会稍微吐槽,我都会不知道怎么写这么一篇文。
  悲伤代表着脆弱代表着无能吗,我在想这个词,也许是也许不是。
  喜欢看《纸牌屋》,尤其第三季更是让我那么喜欢,——把那些看起来那么强大那么充满力量一直前行的人的内心的那么一点点脆弱刻画得那么细腻那么真实,克莱尔、夏普、道格、雷米,即使是永远要故作坚强的木下,也终有那么一刻无力脆弱悲伤,第一季里夕阳、白鸽、喷水广场和那么一个落寞的背影,以及后来的种种,每个都有脆弱都有悲伤都有那么一点软肋,可似乎每个人也都有那么一点固执,那么一点好强,明明已经那么无力却要强行伪装,累并快乐着还是被一些不知是什么的东西禁锢着,是因为自尊心还是因为害怕暴露,我不得而知,我想要知道却也无从下手。我只是想说,真正会表达的人其实很少很少,怎么表达忧伤怎么表达愤怒怎么表达不满,对于我来说这里面都满满是疑问是需求,是性格里本来还是那些我们所曾经历的。
  大概吧大概吧,快乐终于明白了悲伤的意义,我们也许有一天终于看到我们这一辈子要经历各种各样的悲伤与不幸,却都不及有着许多人陪伴带给我们的陪伴,以及来自那些陪伴给我们的快乐、幸福、力量以及其他所有一切。
  是吗,我给出这样一个答案的时候也拷问自己的内心,恐怕我自己也不知道。只能慢慢了解慢慢接受慢慢尝试。
  电影针对成长心理给了很多奇思妙想的解释与表达,例如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天生有怎么的性格或者个性,那些藏在我们内心不可磨灭的经历与记忆组成了我们心理成长过程中方方面面,我们是那个被塑造的人,至少我们小的时候是那样,等到我们开启思维的列车,被列车带着满世界乱跑,那些从书本上得来知识,我们从各种网络或媒体那儿接受来的信息,包括我们行走得来的体验,一点一点地塑造着我们自己这么一个人,我们就像是一个处理器,面临着一大堆的信息,不断升级不断筛选信息,最后得到一个或好或坏的结果。电影给的情绪内核是喜怒哀惧厌,不是很赞同,不过好像是咨询了相关专家的,影片暗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核心情绪,例如父亲是愤怒女孩是快乐母亲是悲伤,这样简单化大概是为了更方便表达故事,但在我看来并不是那么合理,毕竟人呐,是真复杂。
  当然,不要错过了最后的彩蛋,猫咪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hhhhh。
  
作者木铎含心_r

《头脑特工队 》从心理学角度看头脑特工队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头脑特工队 》从心理学角度看头脑特工队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头,工队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