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感悟 > 人生哲理 > 正文
文章正文

共识越多,越不容易引发争吵

人生感悟 > 人生哲理 > :共识越多,越不容易引发争吵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共识越多,越不容易引发争吵的正文:

                    作者:WAVE口述 闫小青整理

  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尤其是在微博上,对于公共事件的争吵、辩驳、掐架是非常常见的。这些争吵往往毫无原则,通常还会形成一个不小的话题。

 

  可有意思的是,在美国几乎没有人在网上争吵。

 

  从技术上说,社交网站各自的功能、特性有一定程度的限制。

 

  和微博功能很相近的Twitter,不会出现一个话题后面跟着上万条评论。这是技术原因,出于力求简洁的目标,Twitter的评论功能并不像新浪微博那样可以几千条一起显示,用户也不能在转发话题时加上自己想说的话。

 

  拥有八亿多用户的Facebook从功能上说是用来交流的,但是也很少见到争吵。Facebook是一个将现实社交圈移植到网络上的社交网站,相对来说更加私人化,很少见到对于公共话题的讨论。

 

  作为在美国生活了十年的中国人,我所感受到的人文环境让我更愿意说,美国人不在互联网上争论的主要原因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前不久,国内的网络上热议“乌坎事件”“休假式治疗”“方韩之争”“活熊取胆”等等话题。可以肯定,在美国如果发生类似的事件,也会成为热门话题,引起轩然大波。国内的朋友问我,如果在美国有人用活熊取胆会怎样?

 

  我说,熊的问题在美国根本不算问题,因为美国人已经形成了保护动物权利的共识。在美国很多话题在过去两百年已经讨论过了,而中国现在才刚刚开始讨论。

 

  共识越多,越不容易引发争吵。

 

  大多数美国人对于拥有什么样的权利、如何尊重司法程序、当权者应该受到更多监督等等问题存有共识,这样的人文环境让美国人在一些问题上吵不起来。

 

  这不是“外国的月亮更圆”,美国的动物保护组织也曾为保护动物和既得利益者大动干戈,现在民主党和共和党正在为非法移民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美国人并不是不“吵架”,但是他们的争论方式和中国人非常不同。

 

  和中国人比,美国人更倾向于面对面交流。

 

  和我父辈差不多年龄的人经常会把“少说多看”挂在嘴边,还会经常这样告诫后辈。而美国的小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提出反对意见,而不是把问题留到课后给老师写E-mail。

 

  分析互联网用户有一段时间了,我在试图理解为什么美国人更青睐“面对面”。

 

  除了文化习惯,美国人也有更多现实中交流的机会和渠道。

 

  只要你有足够的钱,就可以办一份报纸,也可以写书自办发行、设置广播波段等。

 

互联网出现之前,在中国很难找到

共识越多,越不容易引发争吵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共识越多,越不容易引发争吵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共识,争吵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