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感悟 > 人生哲理 > 正文
文章正文

教师培训感言

人生感悟 > 人生哲理 > :教师培训感言是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教师培训感言的正文:

  教师培训感言(一)

  今年暑假我有幸被我校安排参加国家级远程教育培训,通过历时六天的培训,我对此项培训内容深有感触,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新教育的教育理念给我增强了自信

  早在几年前,我对小学教学的模式就感到过困惑,曾有这样一个想法:如何才能真正地实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变教师的“主讲”为学生的“主学”,将学生的“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观念改变,将课堂变为学生“学”的主要场所,而不是教师“讲”的圣地,使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学生的“学”为中心,一切都为学生的“学”服务,能使学生真正主动的去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这一想法,当时是很朦胧的,始终没有找到它的归宿,又没有能力让它变成一种具体的教育理念。我们不是读过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鲁讯的《拿来主义》一文吗?文中阐述了“拿来”的原则:要有选择的去“拿”,要主动的去“拿”,不要人家给你什么要什么,给什么“拿”什么。作为学生获取知识,难道不应该这样吗?学生间存在差异,这是无可非议的,是很正常的。若以教师的“讲”为主的话,教师能兼顾这么多学生的差异吗?学生们都能从教师的“讲”中获取自己需要的那部分知识吗?决不。那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使位置变换一下,让学生的“学”成为教学的主要活动呢?教师从中加以引导,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有选择、主动的去获取他们所需的知识,体现《拿来主义》中的“拿”的原则。难道这样不符合教育规律吗?

其实,这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处的位置关系,这种关系中孰主孰次,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问题:若有一孩子(成人)为了生存,需要一定量的粮食来维持一年的生活,作为父母的我们,给与孩子的需求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我们直接就拿现成的成品粮给他,以后孩子就都依赖父母给粮;另一种是只给他工具,教会他种庄稼的方法,并教他用最好的方法去种庄稼,让他经过自己的努力,更快、更多地收获到自己需要的粮食。很显然,第一种方法给粮是绝不可取的,因为即便我们给了他一次,能解决燃眉之急,那下一次呢、以后呢?你能一生一世供给他粮、给予他的需要吗?那是决不可能的。俗话说:“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最妥当的就是第二种方法了。只要孩子有了工具,学会了种庄稼,通过自己的劳动,就可源源不断的生产自己需要的东西,需要什么种什么,种啥得啥,对

教师培训感言由一生祝福网(www.13zhuf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13zhufu.com
本篇教师培训感言来自一生祝福网,更多教师,感言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